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未来的发展

近年来,随着信息技术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,电子图书以其方便快捷、节能环保、海量信息、携带方便等优势,受到了广大读者,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,一个“无纸化阅读”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。在这种挑战与冲击下,传统纸质图书备受冷落。然而,看似符合大流的电子图书,真的能取代纸质图书,而成为人类生活中最主要的文化载体吗?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分析方法,在权衡两者之间的利弊之后,认为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并非相互取代,而是两者的相互补充,共同发展的“复合型”格局。
  1纸质图书的优劣势
  1.1纸质图书的优势
  1.1.1从收藏角度来说,电子出版物基本不具备收藏价值。一位购买了精装版书籍的读者表示,虽然此套书价格比较贵,但看完之后还能收藏,这是电子出版物无法代替的。
  1.1.2从阅读方便性来说,纸质图书在阅读时间和空间上随意性强,手捧墨本体验书中世界,感受人物情感。
  1.1.3 从阅读成就感来说,在阅读纸质材料的过程中,不断减少的页面可以为人带来一定的阅读成就感,更能增加人阅读的欲望,也有利于在阅读中把握内容进度。
  1.1.4从舒适程度来说,纸质材料在灯光漫反射作用下更有利于缓解视觉疲劳。
  1.1.5从共享性来说,虽然免费作品在网络上的共享速度前所未有,但设有电子密码锁的电子书籍不利于在朋友之间转借。
  1.1.6从差错程度来说,虽然网上的图书价格比较诱人,但网络下载的电子书有差错,所以很多人更加相信传统的纸质书。
  1.2纸质图书的劣势
  1.2.1 纸质图书不利于环保,据有关专家计算,生产1000本书要消耗树木20余颗,生产污水300吨。可想而知,纸质图书既不低碳,也不环保,且蕴含着大量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。
  1.2.2携带不易,一个书架的书,电子书可以用一个笔记本大小的物件来承载。
  1.2.3精确查找没有电子书快捷。纸质图书在检索查找时必须逐本翻阅,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。
  1.2.4成品出版过程繁琐,耗费的人力物力大于电子书。随着物价的上涨,纸质书的价格也在随着市场浪潮波动,纸质书较之几乎等于一次性消费的电子书多了更高的代价。
  2 电子图书的优劣势
  2.1电子图书的优势
  2.2.1携带方便。载体通常小巧方便,如现在的手机、ipad等都具有电子书功能。
  2.1.2发行方便。透过网络下载或很小的电子设备就能有大量的阅读资料。不受地域限制,省去途中的印刷、搬运、发行等步骤。
  2.1.3表现形式多样。可供电子书阅读的平台越来越多元化,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、形象,丰富多彩。
  2.1.4利于环保,节省保存书本所需之空间。电子书实现了产品零库存,全球同步发行购买方便快捷。节省纸张,减轻地球负担,零树木砍伐量,真正的环保低碳。
  2.1.5技术的发展为电子书带来很多纸质书籍没有的功能。儿童文学作者林莉・多德(Lynley dodd)将她的《毛毛狗Maclary》系列中的一本当作iPa3应用来销售,这个应用可以让父母或儿童在朗读时给自己录音,还可以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原始插图上色。
  2.1.6使用电子阅读器,读者可以单手翻页。阅读器可以容纳大量书籍,像iPad这样的背光阅读设备还可以在熄灯后使用。此外,在阅读整本书之前,读者可以在很多网络商店上翻阅免费章节,然后决定继续阅读或放弃。
  2.2电子书的不足
  2.2.1盗版与版权问题。目前电子出版物的生产、发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,包括格式的标准、加密的标准、版权保护的标准等等。我们都知道,盗版是出版商最头疼的问题,而电子产品的盗版会变得更加容易,而且与原版产品不会有任何的差别,这样一来,出版商能否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”来有效的遏制盗版,就是一个技术难题了。
  2.2.2索引不易。在遇上需要前后索引注释的书时,电子书反而比纸质书更麻烦,因为电子书只在精确查找上快捷,在其他索引手段里,电子书局限性很大。
  2.2.3阅读习惯。由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深入人心,尽管现在很多载体都趋于更接近纸质书,然而,阅读习惯上,更多人偏爱纸质书。这是存在最多意见的接受度问题。
  2.2.4 对用户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。电子书的载体无一例外,都是电子产品,无论手机也好,电脑也罢,或者专门的电子书阅读器。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发光,且都带有一定辐射。长时间阅读对用户的身体和视力都有一定的影响。尤其针对儿童,如长时间对着手机或电脑灯,就会眼睛干涩,视觉疲劳甚至视力下降。
  下面,我们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优缺点比较总结如下:
  3 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未来发展趋势
  通过以上分析,纸质书与电子书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,也有自身的劣势和不足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,纸质书与电子书将相互补充,长期共存,形成共同发展的“复合型”格局。
  3.1纸质书的发展趋势
  纸质书更适合逻辑性较强,如学术著作的阅读。电子阅读和纸本阅读,两者目前以其各自特有的优势交互并存,纸质阅读的人数并没有因为网络资源的增加而减少。
  3.2电子书的发展趋势
  电子书更适合一些线性阅读材料,如小说等。而文字出版公司,缺乏有效的资源交流平台。对任何一家电子书企业来说,今后最大的挑战不是怎样制造硬件产品,而是如何运营各种来源的图书内容,包括整合图书内容、用标准来保护知识产权,以及通过网络运营商向消费者发送图书内容。
  3.3电子书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书
  关于这个问题,无论是出版社还是电子书生产厂商,已经形成一个共识:电子书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书。两种出版技术在文字输入上是一致的,显示方式也是相同的,只是传统出版技术重在向照排系统发出组版指令,制版印刷,强调字体清晰,印刷精美;而数字出版技术旨在建立结构化数据库,检索点丰富,便于查询。因而计算机应用的早期,一直有两种文字处理系统,一种是排版印刷软件,其处理对象为线性文件;一种是数据库软件,其处理对象是结构性文件。两者相互不能转换。
  4结语
  尽管现在的电子书的很多优点被人们所接受,电子书的读者也在不断地增加,并且电子书也越来越接近纸质书的形式,然而两者之间始终有很大的差别,纸质书的读者并没有因为电子书的出现而放弃了纸质书,反而在两者之间发现了他们的一些差异性的优缺点。很多人都将二者的特点发挥得恰到好处,在适合阅读电子书的条件下阅读电子书,在适合纸质书的阅读条件下会选择纸质书。由此可见,电子书并不能替代纸质书,并且电子书与纸质书在未来将会长期并存。
  参考文献:
  [1]马文玉.基于图书馆读者需求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互补利用探讨[J]. 中国报业,2013(18).
  [2]何莉灵.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在未来图书管理中的地位研究[J].农业图书情报学刊,2010(07).
  [3]郝振省.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期趋势预测[J].中国编辑,2011(1):38-40.
  [4] 陈立学.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的发展趋势[J].考试周刊,2014(102):21-22.
  [5]梁浩然.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共存与互补[J].图书档案,2013(08):73.
转载注明来源:https://www.xzbu.com/1/view-11553003.htm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回顶部